您了解甲醛吗?
甲醛是一种广泛存在且备受关注的室内污染物,具有刺激性、致敏性和致癌性。2017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甲醛列为I类致癌物。去年七月,国家颁布了新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在标准中,对甲醛含量制定了新的标准。新标准将住宅和办公建筑的室内甲醛浓度限值由1小时均值不高于0.10 mg/m3调整为1小时均值不高于0.08 mg/m3。新标准对于甲醛的限值低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标准(美国为0.123 mg/m3,加拿大0.09 mg/m3,世卫组织规定30分钟浓度限值为0.10 mg/m3)。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室内甲醛的限值要严于当前国际标准。
那么,生活中甲醛的来源有哪些?会有什么危害?新标准中的限值意味着什么?在新版标准颁布一年之际,北京科技大学HIRE团队段小丽教授就甲醛及其来源、危害、以及甲醛超标判断等问题接受央视新闻频道《共同关注》的采访。
段老师介绍,甲醛具有粘连性、防腐性,是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且用途广泛的一类物质,主要起到胶黏、防腐等作用。室内甲醛主要来源于装修材料、纺织品等是室内甲醛的主要来源。甲醛具有特别高的挥发性,刚进入房间时如果闻到刺激性气味,或者发生眼睛不适、打喷嚏、呼吸不畅等情况可认为室内甲醛含量较高。
段老师还介绍,当室内甲醛含量达到0.13mg/m3(接近当前标准限值两倍)时,有50%或以上的人会感觉到刺激性。当前我国实行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对甲醛浓度的限值是1小时均值不高于0.08 mg/m3,在这一浓度或低于该浓度的环境中长期生活,室内空气甲醛暴露不会产生超过可接受水平的致癌风险。
甲醛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空气中的甲醛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但是这种刺激性一般是甲醛含量比较高的情况下才会体现。由于其密度略大于空气,一般在空间中靠下的位置聚集,因此相比于成人,儿童受到甲醛危害的可能性更大。呼吸是甲醛的主要暴露途径,其主要危害为刺激性、致敏性和致癌性。甲醛的急性暴露会导致咽喉烧灼痛、呼吸困难、肺水肿、过敏性皮炎、肝转氨酶升高、黄疸等。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会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感觉障碍、免疫力降低,神经系统系统损伤等。
国家标准中对于甲醛的测试方法包括AHMT分光光度法(GB/T 16129)、酚试剂分光光度法(GB/T 18204.2)和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8882-2022)。其中分光光度法的原理为将甲醛与显色剂进行显色反应后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进行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是对含有甲醛的样品进行萃取、浓缩等前处理得到含有甲醛在内的多物质混合液相待测样品,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完成对复杂样品体系的分离及分析检测。
北京科技大学环境暴露与健康研究中心(HIRE)长期关注室内外空气质量标准,以及空气污染物内外暴露关系。HIRE团队研究成果为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了重要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室内空气质量指南(IAQG)引用了团队有关研究结果,段小丽老师也应邀作为技术专家参与 WHO-IAQG 指南编写工作。HIRE团队具备室内空气采样、室外空气采样及各体采样条件并拥有相应的采样技术和多种采样设备,可以完成环境空气采样以及个体暴露采样。HIRE团队实验室以及实验室所在平台可完成包括甲醛在内的室内空气中VOC的采样、样品前处理以及分析检测工作,所取得成果在多个国际期刊发表。
(感谢化学分析中心对本次采访的支持,原报道视频链接:https://tv.cctv.com/2023/06/29/VIDEpv79You9PgXcwytrizcw230629.shtml )
责任编辑:张力文
编辑:官家丞
审核:齐玲老师